上山打老虎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57书屋www.57bend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厚照深吸一口气,大喇喇的坐下。

方继藩也随之而坐,脸上带着点点微笑,可心里说不紧张,是假的。

方继藩是真真比朱厚照还紧张啊,当初可是他在皇帝的跟前,信誓旦旦的为朱厚照作保的。

弘治皇帝脸上也显露着微笑,以前看着儿子,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可是今儿看着朱厚照,却是发现有着不同的观感!

弘治皇帝带着几分打量,久久的盯着朱厚照,他发现儿子显得老成稳重了一些,胡须竟已长出了茬了,抿着嘴,眼睛很亮,令他感到颇有几分脱胎换骨的感觉。

弘治皇帝抚案,不露声色,良久道:“怎么这样清瘦了?”

朱厚照看向方继藩。

他现在终于明白了一件事了,原来有些话,自己不能说,得让别人说。

方继藩:“……”

咳嗽了一声,方继藩振振有词地道:“禀陛下,太子殿下身先士卒,带领读书人、流民耕地,与流民同吃同睡,这两个月是辛苦了一些,因而殿下清瘦了。”

“同吃同睡?”弘治皇帝一愣。

他不相信这样的人,会是自己的儿子。

自己的儿子是历来娇生惯养,长于深宫妇人之手,他会和流民同吃同睡?

弘治皇帝似笑非笑地看着方继藩:“朕没有问方卿家,朕让太子亲自来答。”

这摆明着说,你们又想玩什么花样的样子。

朱厚照事先已经得到了方继藩的授意,双方进行了模拟,因而并没有激动,而是道:“儿臣确实与流民同吃同住,犹如王先生说的那样,想要知道民众所需,便需有同理之心!同理之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若不与流民同吃同睡,所谓的同理之心,不过流于形式而已。”

“那么,你明白了什么叫同理之心?”弘治皇帝面上淡然,他几乎可以想象,这两个家伙在来之前,早就做好了对付自己的准备。

想骗朕,没有这样容易!

朕虽不说明察秋毫,却也不是你们两个黄口小儿想忽悠就能忽悠住的。

他面无表情,只是看着朱厚照道:“好,朕姑且信你。”

姑且二字,带着几分调侃的意味。

朱厚照依然没有像从前一般激动,居然很认真的道:“多谢父皇。”

“……”

弘治皇帝面上的笑容依然留存着,眼角却是扫了一眼方继藩。

方继藩一脸无辜,又跟我有关系?好事坏事都要我背锅?

“太子啊……”弘治皇帝突然道:“你说说看,而今大米市价几何啊?”

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像是突然袭击,绕到了朱厚照的身后,直接就给了朱厚照一闷棍。

你不是说你与流民同吃同睡了吗?你不是说你已有了同理之心吗?

好嘛,看你知不知民间疾苦,这还不易,这是最简单的问题,若是这个都回答不出,你们两个黄口小儿可就露馅了。

哼!

你在西山,自封秀才的事,以为朕不知吗?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啊。

朱厚照却是奇怪地看了父皇一眼,很耿直的摇头道:“儿臣不知。”

“不知?”果然,露馅了。

弘治皇帝微微一笑。

他的御案上,恰恰摆着一份厂卫的密报,当今的米价一清二楚,弘治皇帝目光掠过了失望之色,是彻彻底底的失望了。

果然,又在这里欺君罔上。

这是把朕当做傻瓜了。

想到这里,弘治皇帝冷笑道:“你连米价尚且不知,也敢说与民同吃同睡?有了同理之心?也敢说知道了民间疾苦?朕告诉你吧,自入冬以来,米价上涨了一成,朕正在为此而忧心忡忡……”

“父皇……”朱厚照突然打断了弘治皇帝的话,深深得看着弘治皇帝。

方继藩也奇怪的看着弘治皇帝,这不是他想表现出不敬,对于天子,方继藩一向是很恭敬的,因为……他怕死!

弘治皇帝有些恼怒,什么时候轮到你来打断朕了,皱起眉头道:“什么?”

朱厚照便道:“父皇竟然不知,天下九成的百姓都不知米价几何?市面上的米,大多为白米,因而可以作价兜售,而事实上,绝大多数的百姓只在地里刨食,他们没有银钱去购米,一切所需,都是自地里种出来的,除了应付佃租、官府的税赋,余下的都是碎米、烂谷,一家老小,自己吃都不够了,何况,他们自己留下的,不过是碎米、黄米,就算想要兜售,也没人肯买,他们既不懂得卖粮,更没有余钱买粮,粮价几何,和父皇有关系,和满朝的大臣们也有关系,甚至和许许多多的富户,俱都有关,和不少住在城里的中上人家有关系,可是这和八成的百姓却没有丝毫的关系!他们自给自足,并不知粮价若何。因此……父皇问的这个问题,儿臣真的觉得很是奇怪,这与流民有什么关系吗?”

“……”

朱厚照一口气说了这么长的话,弘治皇帝却是听得有点懵逼了。

是这样吗?

方继藩低垂着头,不敢去看弘治皇帝,因为他实在不愿向皇帝流露出‘**智障’的表情,要留着有用之身,为老百姓多做一点实事啊!

对……就是这样的,我方继藩不怕死,怕的是不能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做着无畏的牺牲。

弘治皇帝沉默了很久,有点不知如何质疑了。

他的心里却冒出了疑问,是这样的吗?为何厂卫的奏报里没有说,百官的奏陈里也没有说?

这时,朱厚照又突的道:“父皇既然问起粮价,那么儿臣就想问,父皇可知道这些流民为何遭灾吗?”

弘治皇帝一呆,怎么轮到你来问朕了?

“这……天灾之事,没有定论。”

朱厚照摇头道:“不是这样的,之所以密云这些百姓沦为流民,其实并不只是因为密云的耕地,无法满足这些百姓的所需,而是因为,密云除了遭遇了灾害之外,许多士绅因为预感到红薯、土豆的大量种植,将会使谷价暴跌,因此他们现在不愿继续种植麦子了,宁愿将土地暂先荒芜,想先观望一下风向再做打算。”

“……”有这样的事?

弘治皇帝彻底的懵了。

朱厚照随即又道:“父皇说,市面上的米面涨了一成,依儿臣来看,这一轮谷物的暴涨,与天灾没有太大的关系,弘治七年开始,天灾就日甚一日,为何从前没有出现如此的暴涨?究其原因,儿臣预计,是诸多士绅,都在观望这个风向,他们宁愿将一些不够肥沃的土地暂先荒着,也不愿租种于人,想着以后好随时将这些土地从麦田改为薯田。”

弘治皇帝憋红了脸,他下意识地捡起案牍上的密奏,想从中寻觅出一点蛛丝马迹。

然而,并没有。

厂卫的职责是报价,至于分析原因,这已经超过了他们能力之外了。

朱厚照笑吟吟地看着自己的父皇,接着又道:“父皇既也知民间疾苦,可知道这些流民们徒涉数百里,密云距离京师不远,可这一路来,途中病倒了多少人?又有多少人死在了道旁?”

“什么?竟有人……”弘治皇帝动容了,眉深深的皱了起来。

随即朱厚照就道:“途中饿死二十一人,病倒了三十七人。”

“……”弘治皇帝的脸色阴沉了下来。

“父皇一定会想,这是父皇的疏失,官府责无旁贷。可是……父皇错了。”

“错……错了?”

“是的。”朱厚照颔首点头道:“父皇错了,这些流民心里存着的,不是憎恨,而是感激,父皇知道为何他们心存感激吗?”

“……”面对这些问题,弘治皇帝觉得无法招架。

他看到朱厚照爪牙舞爪的样子,就像一个刚刚长大的雄师,开始向老狮王挑衅示威!

“因为他们活了下来,对他们而言,在灾年能活下来,就已是恩赐,弘治三年,密云大旱,十室九空,许多上了年纪的人,他们侥幸活了下来,那时官府也赈济,可朝廷的恩赐根本无法赈济这么多灾民,更何况,还有官吏从中上下其手,以至于饿死的人有数千之多。现在,这些流民,死伤了不过百人,对他们而言,已是老天爷的恩赐,是父皇的恩赐了。”

朱厚照凝视着弘治皇帝,其实就差脱口骂一句:“md,智障。”了

弘治皇帝的脸色已由阴沉变成惨然。

他还是无法想象,弘治三年的场景。

他努力的搜寻弘治三年时,同样是密云县的奏报。

似乎,没有太深的印象。

想来,里头不过是寥寥数语,无非是‘密云大旱,百姓无以为食’这样的话吧。

可单凭这样的话,怎么能触动人心呢?

朱厚照笑吟吟地看着弘治皇帝,继续道:“所以在西山,无数的流民都不断的在称颂着父皇的圣明,称颂着儿臣的仁厚,认为方继藩是个为民的好官。”

称颂……圣明……

这句话,此时此刻听到了弘治皇帝耳里,却是尤其刺耳。

他瞠目结舌,脸色已转为了铁青,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www.。m.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壶中洞天
【历史爽文】穿越者李阳,献给了秦始皇一盒阿莫西林…… 从此,李阳走上了没羞没躁的乱史人生。 改秦律、做实业、搞经济、重民生。 为了全世界都说中国话,李阳还做了一个地球仪送秦始
其它 完结 135万字
嫁给表哥之后

嫁给表哥之后

秀木成林
镇北侯傅缙一生杀伐果断,能屈能伸。少年隐忍,终诛心怀叵测继母,灭便宜表妹妻室,得以挣脱桎梏。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一生光辉灿烂,青史留名。这样一个轰轰烈烈的人物,真真可歌可泣
其它 完结 92万字
慕霏秦亦峥

慕霏秦亦峥

歌月
慕霏在18岁的时候,经历了人生的翻天覆地。父亲被男友送进监狱的时候,她失去了所有,包括身体慕家送她出国,6年之后她带着生父不详的女儿回来,又意外卷入了C市大人物,秦亦峥的世界里。这个年
其它 完结 120万字
勒胡马

勒胡马

赤军
宁平城之战掀开了西晋政权的终章,根据史书记载,上起王公大臣,下至将吏兵丁,尽为胡军所杀,竟“无一人得免者”……不,在尸山血海里,还是有一个年轻人爬了起来,他手执一柄如意,狠狠地向胡帅额
其它 连载 340万字
万古最强病公子

万古最强病公子

夏日蝉鸣
大梦一场千年过,再醒为人作狂名。我自逍遥我自横,轻咳一声索性命。病重少年,梦中获得惊天传承,醒来天地惊变,通晓天下,自此掀起了一场属于他的风雨。我不是不想动,我只是觉的躺着比站那更舒服
其它 完结 527万字
万界修仙从青符神开始

万界修仙从青符神开始

千里巡山
穿梭于仙侠位面不断成长的故事。一人之下、白蛇、仙剑、蜀山、西游、封神、洪荒……2w0-9461
其它 连载 9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