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手机
中二少年肤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57书屋www.57bend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周六的清晨,李达起了个大早。
昨晚在船鸣声中,他睡得并不踏实,大姨妈家在河岸上,这会儿,湘江里挺多挖沙船在工作,晚上也是机器轰鸣,李达被吵得有些睡不着,迷迷糊糊睡过去了,但早上又很早醒了过来。
虽然很困,但李达没有继续睡,而是忍着睡意爬了起来。
农村人一大早都是要起来干活的,挑水浇园,喂猪喂鸡,打扫卫生,一早上的忙活就开始了,等太阳出来好高了,到了八点过,才会开始做早饭吃。
李达也是下楼找点事情做,但是,实在是没有适合他做的事情,虽然是个农村娃,但土地里的事情,他并不拿手。
做事也没有个做事的样子,也就只能帮忙做饭了。
问了他们大概什么时候回来,时间还充裕,李达就拿着英语书读了一会儿,其实英语口语不好这件事李达并不是很在意,很多人学外语以后也不见得用的上。
不过,知识这种东西,并不是说学到了就一定能用,但若是以后需要用了才发现自己没学,那才是头疼的事情。
就像是考试试卷和考试范围一样。
复习的不一定考,但你都得复习一下,不然,考了没复习的就挂了。
见到大姨妈他们都回来了,李达才开始煮面条,在厨房把昨天剩下的菜处理了一下,做成汤,然后简单煮了煮。味道还不错。
饭后再把碗洗了,大姨妈都忍不住说道:“你这次怎么这么勤快了?”
李达露出一个很腼腆的笑容,没有说什么。
大姨妈又道:“你妈妈昨天打电话来了,说明天要回来。”
“呃,她回来有什么事情吗?”
“回来看下你呗,你这伢子问得也是有味。”
李达无言以对,其实,他早就习惯了和父母分别,从高中开始就这样了,往往是寒暑假见面,大学的时候也是如此,放假在家就和父母在一起。
而且,因为大学的寒暑假太长了,在家里呆久了还会被嫌弃。
亲妈大概都是这样的,很久没见了又想,天天见面又嫌。
李达表示知道了,然后就去学习了。
主要是也没别的事情做,不然就是躺着看天花板,那也挺没意思的。还不如学习。
学习使我快乐。
不过,李达觉得,只是一本训练册的题目,还是不够。
得买套数学卷子。
其他科目的就算了,没意思,数学还是可以多做做的。
下午四点多钟,李达的妈妈张金终于回来了。
那时候李达还在做题,便听到了楼下的熟悉的声音。
李达并不激动,丝毫没有重生者该有的亚子,他只是把笔放下,下楼去了。
张家姐妹的名字都很有财气,不是金就是玉,还有一个宝。
但李达的妈妈张女士,一直都没什么财运。
农村人赚的都是辛苦钱,李达一家人都是本本分分的,让他们姐弟读书,花的钱太多了。
一直到李达重生前,张女士仍然在打工,因为李达还没结婚呀,虽然李达也算是争气了,一个月一万好几的收入,每个月能存下一万块来,但是……
想在郡沙买房真的太难,所以家里还是得帮忙,李达也想让父母享福,不过,现实是现实,现实中,二十七八岁的人的父母大多数还在辛苦赚钱,那些本来有钱的除外。
但是父母能赚多少钱呢,半年的工资才相当于李达一个月的收入,李达反正是没指望让父母帮忙买房买车。
在重生前,李达都想过,不结婚其实也挺好的,反正也没有喜欢的人,没必要为了结婚这件事,把自己累得半死,把家人拖累得惨兮兮的。
当然了,重生后,李达的想法自然改变了,因为他又有了喜欢的人。
e其实男人喜欢上一个人挺简单的。
张女士身上很有农村妇女的特点,嗓门大得很,因为农村人说话都是大嗓门,生怕你听不见,特别是农村妇女汇聚在一起的时候,那谈话的声音,隔着老远都能听到。
当然,她们觉得是正常的,反倒是正常说话的李达,在村里的时候经常被人教育,男孩子,要大气一点。
也就是说话声音要大点……
“妈妈!”
李达下楼,就打了个招呼,张女士便笑眯眯地走过来,道:“达啊,又长高了。”
看到儿子,张女士当然是很高兴的,李达的小姨妈也在一旁,她们都在郡沙打工,现在也一起回来了。
“长高了也帅气了,谈妹子没?”
李达一头黑线。
我要说谈了,你们的笑容肯定会立马消失,然后开始轮流批评模式。
“没有。”
李达很有底气的否认,在学校虽然做了检讨,但是老师并没有告家长,李达家里也没有和学校勤于疏通关系,他们就是把李达送过去,然后就不管了。
所以,只要不被人知道,就等于没有发生。
一番闲谈之后,李达才知道她们回来的目的,主要是她们有个比较好的朋友办酒席,回来参加,顺便给李达送个手机。
这手机并不是新买的,而是李达小姨妈的旧手机,换下来了,就准备给李达用。
李达只要去办张手机卡就可以了。
之所以给他手机,也是因为之前地震那天,家里很担心,却又联系不到李达,就想着给他买个手机也放心一点。
虽然是老旧的手机,李达也欣然接受了。
因为以前就有过这么一出,李达对自己拥有的第一个手机印象十分深刻。
这手机一巴掌大小,翻开之后,显示屏的边长大概是三厘米和四厘米,而且,这手机连qq都没有。
毕竟是小姨妈淘汰的手机,之前也肯定是用了几年的,那时候的手机没有qq也很正常。
李达倒是觉得挺有趣,玩久了智能机,再来玩这种超级老古董,也别有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