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水才情
大明终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57书屋www.57bend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王维
……
徐太傅一步一景,讲完掇山起源,再说回掇山技法。
徐太傅道:“掇山,按叠山立峰的造型可分为山峰、次峰、配峰、山脚。山峰为整个园林的最高峰。杜工部《假山.序》云:‘堂下垒土为山,一匮盈尺,以代彼朽木……’。
按掇山石料,可分为土山、石山和土石山三种。土山以土为主,堆高坡、筑‘大山’。依山建亭,广植林木。树根固土,枝叶衬亭。人在亭中,亭在山间,天人合一,浑然天成。
石山则以石筑山,立绝壁,筑‘孤山’。筑山石料多为湖石、黄石、英石、笋石、卵石。湖石筑山‘空灵中寓浑厚,婉转多姿而少做作’;黄石叠山则‘浑厚中见空灵,重拙有情而多转折’。
土石山以土石堆筑成山,既有土山层峦叠嶂的神韵,又有石山高耸入云的孤高。‘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惟片石数树而已’。
掇山,按景观可分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鱼缸、峰、峦、岩、洞、涧、曲水、瀑布等十七种山景。”
……
讲完掇山技法,再说回掇山造型与布局。
徐太傅道:“掇山布局的原则是‘师法自然’。平面布局讲究‘出自理,发之意,达之气’。‘理’,指布局上合乎目距、视角、视线、视野等成景规律。‘意’是指布局的立意构思、空间构图要有天人合一的意境。‘气’指园林要有诗词的情调、泼墨山水画的韵味。
立面构图上的要诀是:一是主次分明,循序有章;二是错落起伏,曲折灵变;三是虚实变换,光影呼应。疏密,大小结合。
掇山叠石造型有平山、深山、高山等形和峰峦、沟壑、溪谷等态。筑园师根据山石的形态、色泽、质地,纹理等石性,垒叠出山峦溪涧的形态,表达出雄奇、空灵、娟秀、古朴、飘逸等姿态,表现出孤高凌厉、峭立不群的气势,或展现出空谷幽兰、鸟鸣山幽的意境。”
徐太傅结合庭院中的假山,讲完了掇山叠石。
郦雪璇意犹未尽,道:“太傅,无石无水不成园。您讲完了造园术中的‘掇山’,该讲‘理水’了。”
徐太傅抚须笑道:“好好好,你们想听,我就讲。现在对‘掇山理水’感兴趣的年轻人可不多了。
子曰:‘水有五德,德、义、道、勇、法,君子遇水必观’。山主静,水主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庄子曰:‘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东晋戴逵的《水赞》:‘水德淡中,泉玄内镜;至柔好卑,和协道性。’
因为水有如此之多的象征,自古文人墨客寄情于水,也通过园林庭院中抒发情怀。比如亭台阁榭临水而建:‘经竹而西,出于水澨,有石可坐,可而濯,曰志清处。’
理水的要诀在于:‘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卜筑贵从水面,立基先就源头’。以写意的手法构筑水景。湖、池、河等静水为主景,辅以溪涧、泉涌、瀑布等动水之景。
一般来说,水景占园林面积较大,亭台、阁榭、假山、林木等都绕水而建,通过园内水系将全园景色串联起来,构筑成为一个整体风格。
此外,在风水堪舆中,水是重要的元素,风水池的设计决定着家宅的平安福祉。风水布置有其独特的理法。正所谓:‘来水要无影,去水要无踪,来去水须转折,若不转,则架桥以渡水,若水有害,则建塔以镇水。’
‘水无形而有万形’,曲折随形等属性,如同山水画卷中的留白,发人想象。通过‘大水宜分,小水宜聚’的理水手法,还能营造出空间错觉,达到‘小中见大、远近错落’的效果。”
郦雪璇好奇道:“太傅,‘大水宜分,小水宜聚’?”
太傅道:“大水相当于湖景,你们虎贲军女营所在的西内苑就是用堤桥分成三海,杭州西湖用堤分成里湖和外湖。夕阳西下,烟波浩渺,天光云影。描写大水的诗篇,莫过于《滕王阁序》。王子安提笔就作:‘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小水相当于庭院之水,聚合成片,辅以假山、莲荷等花木。到了夏天,睡莲绽放、碧荷连天。有荷塘月色、莲开鱼游之意趣。
世家名门私家园林的水面也颇大,可谓中水。用岛划分,因地制宜分割出水域空间。通常有这几种范式:一池三山、曲水流觞、风水格局、小桥流水、抚琴听瀑、花港观鱼、
其中,‘一池三山’是园林理水的经典范式,尤其是皇家园林。皇家园林中的水多为活水源,通过岛、堤模仿山川大河,营造‘一池三山’的景观。‘忽牵野兴到江湖,沿月扁舟入画图。几曲波光连太液,千枝灯影散蓬壶’。‘移山缩地疑神力,拓径开泉总化工。树拥危亭俄出没,湖吞画舫忽西东。’欲游‘江湖’,须乘‘扁舟’。湖面辽阔,能吞‘画舫’,可散‘千灯’。
‘曲水流觞’是源于东晋的一种聚会游戏。当时战乱不断,文人士大夫纷纷归隐山林,寄情山水。他们在幽谷溪涧中选一蜿蜒小溪,散坐于溪边,放置酒杯于溪水中,任其顺流而下。酒杯漂流到谁的身边停住时,此人就得饮尽杯中酒,吟诗助兴。故得名‘曲水流觞’。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描写的就是这个场景。
后人就把‘曲水流觞’变为理水范式,通过叠石花树间的曲折水道,仿法竹林七贤饮酒作诗,追求古人洒脱飘逸之风。
‘小桥流水’也是一种常见的范式庭院。‘移竹当窗,分梨为院’借林木隐现风景,分隔庭院。‘架桥通隔水’用曲桥增加水面层次。池水相隔,山岛遥远而朦胧,迷离生发想象。在可望不可即中,岛变仙山,人化谪仙。正所谓:‘即不如离,近不如远,和盘托出,不若使人想象于无穷耳。’”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