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名侦探诸葛华生》的小小风潮
江南说书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57书屋www.57bend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在朱富贵翘首以盼华工们到来的时候,在大陆另外一端的北美第一大城市新乡,一个年轻美丽的白人女孩正在女仆的保护下,小心翼翼的走进一栋富丽堂皇的巨型别墅。
不过下一秒钟,一个瘦长的中年人出现在转角,用一种冷漠的眼神看着自己这个让人头疼的女儿:
“朱莉,奥莉薇小姐和我说,你已经连续三天没有去她的钢琴课了,你能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吗?”
名叫朱莉的少女面不改色地说道:“父亲,我只是最近身体不太好,需要休息一段时间。”
“既然身体不好,这段时间就不要出门了。”
中年人对身后的管家道,“乔治,未来半个月时间你要‘照看’好小姐,让她安心养病。”
“父亲!”
女孩还想争辩,不过中年人已经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他可不是什么宠溺女儿的蠢货,实际上,在这个时代的纽约,大家族的亲情一向都是很淡薄的。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中年人捏捏眉心,感到一阵阵疲惫。
他的名字叫做斯蒂夫·范德比尔特,他的父亲是如今纽约市中最炙手可热的蒸汽船大王。
不过斯蒂夫知道,自己的父亲正打算放弃掉手上的蒸汽船业务,转而进军新兴的铁路生意。
林肯总统颁布的一系列法律,相当于要将半个美国西部送给各大铁路公司,从而换取他们在战争中的支持。
作为植根在北方的工业资本家族,范德比尔特家族自然是支持联邦政府的。
他们自认为和那些愚蠢的,缺乏教养的,应该接受绝育手术的南方红脖子佬根本不是一个物种。
当然,亚洲人和印第安人就更加低劣了。
至于黑人更是不可名状的可怕生物。
……
女儿的任性妄为并非是斯蒂夫的溺爱导致的。
恰恰相反,忙碌在家族企业和华尔街之中的斯蒂夫·范德比尔特根本没有管教过自己的女儿,最终导致了在他看来过于恶劣的性格。
如果是以前的范德比尔特家族倒是无所谓。
不过随着父亲事业的做大,范德比尔特家族正在努力摆脱暴发户的头衔。
在今年正好70岁的科尼利尔斯的日益严苛的要求下,整个家族的行为举止都要向英国的贵族们看齐。
说起来可笑,码头工人出身,最终成为百万富翁的科尼利尔斯在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年纪里,却开始疯狂偏执地追求起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了。
这种转型注定是充满艰辛的。
无论这帮腰缠万贯的美国佬如何附庸风雅,那些傲慢的英国人都不会认可这些暴发户。
实际上,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直到20多年以后,朱莉的堂妹,斯蒂夫的弟弟威廉的独生女——康斯薇洛·范德比尔特,才最终通过联姻的方式,嫁给了英国老牌贵族,马尔伯勒公爵九世,英国最古老的古堡之一布伦海姆宫的主人,查尔斯·丘吉尔(不是指挥二战的那个丘吉尔)。
这场婚姻其实就是用金钱换取地位的游戏,没有什么感情可言,婚后的生活不言而喻。
这场空洞的跨国婚姻不是那个年代的个例。
19世纪末,曾经高贵傲慢的英国贵族,经济上早已沦落为不堪一击的花架子。而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却诞生了一大批商业巨贾。
美国新星富豪用钞票和女人去落魄的英国人那里换回了一堆爵位,将暴发户的底子洗白。
《唐顿庄园》,《女继承人》等一些列影片就是那个年代的写照。
朱富贵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心里想的是:“买爵位不要找英国人啊,他们那个皇位还是传自蒙古人(卧莫尔帝国)呢,咱大萌的爵位更保值啊!求批发!”
……
斯蒂夫加强对自己女儿的管教是有原因的。
因为就在前不久,女儿朱莉最好的闺蜜,一个来自军官家庭的少女居然与一个中国人发展出了感情。
据说那是他们一家在上海美租界(在今年9月将与英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担任使馆武官时发生的事情。
后来那个不知廉耻的女人居然将那个中国人偷偷带回了美国,甚至上演了私奔的戏码。
那位少校先生一直怀疑朱莉在女儿的私奔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不过凭借着范德比尔特家族的名头,那个少校也不至于来找麻烦。
但即便如此,斯蒂夫也觉得要严苛管理自己的女儿了。
如果她和她那个闺蜜一样,喜欢上了一个中国人,那简直是一场灾难。
斯蒂夫知道自己的父亲有多么讨厌那些有色人种。
相反的,如果女儿能够结识一个欧洲的贵族,那么这场婚姻将给自己与其他12个兄妹的财产竞争中取得高分。
毕竟,斯蒂夫知道自己的父亲已经70岁了。
而自己也远不如弟弟威廉优秀。
……
在管家的监视下,朱莉·范德比尔特回到了自己的卧室。
这是一个宽敞明亮的大房间。
不过房间里的陈设并不复杂,与别墅中其他地方的布置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小就聪明好学的朱莉热爱运动和知识,对于贵族小姐们热衷的珠宝首饰并不感冒。
让女仆确认管家的手下们已经离开,朱莉跳上大床,将自己裹进毯子里。
接着,她从束腰里面抽出了一本微微弯曲的杂志。
《理本科特月刊》这是一份英国的杂志,在纽约可不是能够简单买到的。
朱莉也是拜托了很多朋友,才购买到了这份原版。
朱莉的堂哥正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
他在信中讲了很多关于英国的见闻。
其中有一件事引起了朱莉的兴趣。
原本默默无闻的三流杂志《理本科特月刊》最近一段时间居然成为了街知巷闻的知名读物。
这完全是因为一篇刊登在《理科本特月刊》上的连载小说。
这部《名侦探诸葛华生》应该是史上第一部推理题材的侦探小说。
一开始倒也没有引起什么轰动。
但在不久前剑桥与牛津的足球比赛中,因为对于规则理解的争议,导致两伙年轻人爆发矛盾。
眼看一场武斗不可避免,却不知怎么的,剑桥足球队的队长提到了《名侦探诸葛华生》中中国人的踢球方法。
按照书上的说法,那是一种由大宋帝国第一球王,著名的铁血将军,球·高将军发明的足球流派。
它的规则相当严谨,可操作性极高。
而巧合的是,对面牛津足球队队长居然也是一名《名侦探诸葛华生》的忠实读者。
发现彼此居然都是侦探迷,原本充满火药味气氛,一下子变得犹如工藤与黑鸡一样心心相惜起来。
其实想想倒也很正常。
这种趋近于本格推理的作品在这个年代,没有一定的学识修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确实很难入门。
而剑桥牛津的学霸们,接受起这样的小说要容易的多。
正是这一次巧合,不但剑桥和牛津的足球比赛以“中式足球”规则而圆满举行,《名侦探诸葛华生》的名气也一下子崛起了。
一时之间《理科本特月刊》卖到脱销。
www.。m.